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

节吃什么节气—小寒(节吃什么1气——小寒)

小扎扎 2024-01-06 16:02:31

二十四节气—小寒》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小寒)时,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

根据中国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历来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古谚,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了,冷在三九,恰在小寒,也有“小寒胜大寒”说法。

曾有言:小寒是阴邪最盛的时期,所以应谨防寒邪入体,熬过这段冷天气,为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那么此时起居吃穿应注意啥?做到这些让你小寒不寒。



数九寒天,以暖为先



1

护头颈

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寒凝血滞”“寒为阴邪”。

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变缓,导致脑部供血变少,且头部为“诸阳之会”,十二经络的阳经都上达头部,易受到阴邪的侵犯。所以头颈部的保暖是第一要务。

此时出门要记得戴帽子、围围巾,洗头后也要尽快将头发吹干,以免受凉而引起头痛、头晕,甚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平时可用温热的手掌摩搓颈部的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可振奋一身阳气,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2

护腰背

“腰为肾之府”,肾喜温恶寒,腰背部是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部位,一旦受寒易损伤阳气。

固护腰肾的重点就是腰部的保暖,日常可晒太阳,按摩腰眼、肾俞等腰部诸穴,起到固肾养阳之功。

3

护足部

俗话说:寒从脚生。脚部离人体的心脏最远,且冬天活动减少,寒气就很容易通过足底侵入。



而且足底的穴位可以影射到全身的五脏六腑。足部的保暖除了穿厚鞋子、厚袜子外,还可睡前泡泡脚、按揉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还有促进睡眠的功效。



强身健体,搓一搓这四个地方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



1

搓足心

不但可以补肾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2

搓腹部

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3

搓腰部

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4

搓颈部

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

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小寒时节吃什么

1

适宜吃

1、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如芝麻、栗子牛奶等。



2、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桃、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阿胶何首乌枸杞等。

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

2

禁忌吃

1、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白菊花西洋参等,以免伤脾胃阳气。



2、切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3、忌各种寒凉食物,如绿豆绿豆芽柿子等。

小寒最应该吃的食物:金针菇

养生功效:金针菇不仅具有补肝益肠胃的作用,还可以补益气血,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小寒养生进补蔬菜





进补不要盲目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等问题,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白木耳等。

4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小寒生活起居

1

冬泳强健体魄

冬泳被形象地称为“血管体操”,能使全身的血管发生有规律的收缩与舒张,大大促进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增加血管弹性,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此外,冬泳还有提高大脑兴奋性,促进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不过,冬泳不可轻易尝试,谨防感冒。

2

温食暖胃护脾土

小寒时节饮食当“去寒就温”。适当进食如甘温食材以健脾暖胃则最为适宜。辛辣食品虽可驱寒暖身,但多吃容易积热上火,尤其阴虚体质之人不宜多食。

而此时仍吃冰棍、雪糕的做法更不可取,因为寒凉直中更伤脾胃,特别是一口辣、一口冰的饮食方式更损肠胃,容易引发肠胃炎



3

薄衣软被睡眠安

冬季养“藏”,每晚安恬的睡眠是人体阳气得以固藏的重要保障之一。

冬夜里过多的衣物和厚重的棉被容易对身体造成压迫,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厚重棉被对人体压盖所造成的缺氧和血流障碍更有可能诱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为了保证冬夜优质的睡眠,请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睡衣以及相对柔软、轻盈、保暖性能较好的被子。



小寒时节运动固肾扶阳

生命在于运动,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



比如瑜伽、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在冬季锻炼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

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宜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注意背部保暖,着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在小寒节气里,患心脏病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从而导致血淤,淤则怪病生。

血瘀堵不通,身体会出现面部色斑、黑眼圈、掉头发、便秘、小肚腩、肥胖、皮肤黏膜有瘀斑、身体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小寒时节“养、补、防”

1、“养、补、防”之“养”:养阴养心。

中医有“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传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

小寒养生,“养心”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思虑,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



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还可以通过午饭后适当打盹、多晒太阳、泡脚等方式,更好地养生。

2、“养、补、防”之“补”:滋阴潜阳。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

少食生冷、燥热食物,宜食用滋阴潜阳的食物,食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宜食温热熟饮,多吃坚果类食物,可御寒、补肾健脑、强心健体。

3、“养、补、防”之“防”:防寒防病。

小寒养生“防”的核心就是“防寒、防冷”,特别是中老年人此时发病率会猛增,心、肺、脑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寒时节揉五穴,健气血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人们会感觉周身僵硬,气血凝滞,可以揉五穴,促进身体气血运行。

1

百会穴

百汇乃诸阳之汇,用掌心按摩它,可以振奋身体的阳气。



2

膻中穴

也叫气海。捶打它可以驱散邪气和心中的闷气,人在生气时“捶胸顿足”就是这个道理。



3

神阙穴

也就是肚脐。按摩它可以促进胃肠气血运行。可在每天早晨和晚上,顺时针按摩六十下,逆时针按摩六十下,会感到温热舒适。



4

劳宫穴

它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5

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一起按摩可以治疗失眠,达到心肾相交的作用。

声明:本文任何医疗建议,结果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医学需求,请去正规医院就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本文标题:节吃什么节气—小寒(节吃什么1气——小寒)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yangsheng/194377.html

本文阅读106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