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简单谈一谈嫉妒心理

小糊涂 2024-03-18 09:12:16

简单谈一谈嫉妒心理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

“忌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在通常人性的所有特点中,忌妒是一种最不幸的情绪。”这两句均出典于罗素的《幸福之路·嫉妒篇》。

嫉妒是对他人处在优越地位而在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忿恨,甚至加以伤害,俗称“红眼病”。一般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嫉妒,就像网络用语“羡慕嫉妒恨”,“羡慕”和“嫉妒”是一线之隔,是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

嫉妒心理具有不断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

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

嫉妒心理的外在表现:不承认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别人明明成绩好,进步大,或某方面发展较快,却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尽力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把别人成绩、进步的取得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如说某位同学或同事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由于“运气好”。有时候,以明褒暗贬的形式出现,话讲得好听,而其中的味道却是酸溜溜的。对成绩好、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有时甚至不惜使坏,阻碍别人的进步。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

摆脱嫉妒的良方,第一步要认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这是客观规律。

同学、朋友、同事之间,产生嫉妒并不可怕,关键要看能不能正视。施教者也不妨引导学生借嫉妒心理的强烈意识去奋发努力,升华这种嫉妒之情,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化消极为积极,超越别人!人们之间一般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必要让嫉妒蒙蔽他的双眼。只要大家敞开心胸,悦纳自己并接受他人,就会很快走出嫉妒的阴影。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本文标题:简单谈一谈嫉妒心理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203933.html

本文阅读62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