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地震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地震发生后如何帮助自己?)

小蜜蜂 2023-12-21 14:35:31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地震发生后如何帮助自己?)

当地震突然发生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心理、生理、行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了解震后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助于降低和减轻心理负荷,更好地积极生活。

一、震后常见心理反应

在地震发生之后,无论是幸存者还是救援人员,甚至是通过媒体报道获知震灾信息的非灾区居民,都可能会产生以下的心理反应:

1.恐惧和担心

害怕地震会再次袭来、担心自己会崩溃、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等。尤其是对于从未经历过地震的外省同学,对于地震的发生会更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

2.悲伤和绝望

为地震的伤亡感到难过、悲痛;感慨人生无常、生命脆弱……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情绪反应。

3.无助和内疚

个体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自身和他人缺乏安全感,认为没有人可以帮助到自己;也可能会为自己不能为别人做什么而感到内疚。

二、震后常见生理反应

1.睡眠失调

出现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噩梦、易惊醒或嗜睡、不愿与人沟通等情况。

2.饮食失调

表现出不想吃东西或不停吃东西两种极端,也可能体现为胃肠不适,腹泻、便秘等。

3.身体不适

可能出现多汗、胸闷、喘不过气、全身紧绷等不适;或是头晕眼花、全身无力、身体疼痛等症状。

三、震后常见行为反应

怨天尤人,不断抱怨和指责,对未来失去希望;

坐立不安,经常感觉有余震,总想往外跑;

高度敏感,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惊吓、易生气;

负性联想和记忆,不断回想和地震有关的痛苦事情;

回避退缩,离群索居,不太想接触人群或做事情;

物质依赖,大量饮酒、抽烟等。

所有这些反应都属于在非常态下的“急性应激反应”,它是人类在面对突发灾害事件时保护自己的正常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

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轻,可能过几天(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就消失了。所以,请允许自己或他人在一段时期内存在这些反应,不必过分担心。

四、我们怎样帮助自己

虽然在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的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但若这些反应被持续放大或长期存在,便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照顾好自己

地震发生后,要尽可能保持合理的饮食和正常的作息,简单说就是吃好喝好睡好。食物和营养是身体的必备,可以帮我们战胜恐惧、维持良好的机体功能;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集中注意力。

可以找时间进行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如阅读书籍、看电影健身运动等,这些健康的活动能够帮助我们缓解不良的感受。

2.与亲友保持联系

地震后,我们会容易体会到恐慌、无助和对死亡深深的恐惧,并感到孤独。这个时候,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讲出来,才能得到更好的缓解。与亲友保持联系、交流分享,彼此的倾听和陪伴能带来温暖和力量,从而度过艰难的时期。

在坦诚地接受别人关心和帮助的同时,也可以真诚地去帮助别人做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事情,在与他人的连接中重塑对生活的掌控感和信心。

3.科学途径了解知识

当灾害事件发生后,每个个体都特别期待能够获得最新的消息,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不信谣、不传谣”。谣言会制造恐慌与混乱,也可能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二次伤害。请大家通过官方渠道确认自己所获得信息的准确信。

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渠道了解地震知识,构建安全感,从而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如:成都平原岩层十分坚硬,有稳定的地质历史,对地震波具有较强的消耗能力,可以很好的保护其承载的建筑。

4.积极寻求帮助

在事件发生后,不要着急勉强自己去忘掉伤痛,请允许自己在短时间内的消沉,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你可以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向有能力帮助到你的人诉说,与他们一起讨论可以如何应对。

若你觉得凭借自己和亲友的力量已经难以消解这份痛苦和打击,饮食、睡眠等各方面严重受到影响时,请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与支持。

请大家相信,任何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冲击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规律,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也可以试着从发生的事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从而获得心灵的成长。(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本文标题:地震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地震发生后如何帮助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192077.html

本文阅读85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