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你是在共情?还是在说教?

小龙女 2023-10-18 12:00:03

共情,是指能考虑他人的感受,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对方所处的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

共情能力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如此的,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

而想要孩子学会共情,第一步要做的,是家长先去共情孩子。孩子自己被理解了,才能去理解别人。

近几年来,关于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成了育儿话题中的热门。很多家长在网上取经,在自己孩子身上实践,尝试改变孩子,但是,他们发现,现实好像没有那么容易。

一位妈妈在知乎上分享了关于自己的育儿经历:

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没有去幼儿园,吵着闹着要看电视,考虑到孩子身体状况,需要休息,我便跟她说只能看半个小时,还解释了为什么。

但孩子看完后,不愿遵守约定,还是想再看。我试着跟她讲道理:“我知道你喜欢看电视,但我们看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只能看半个小时吗?你不是也同意了,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孩子只能同意不看了,但还是不肯去休息,玩起了玩具。这时候,我有点火大了,但还是试着心平气和地跟她去沟通,让她去休息。

结果,她却说什么都不肯听了,把我气得,打了她屁股。最后,她抽抽噎噎地去房间休息了。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好好跟她说话,老是不听,一定得大人生气发火了,才肯听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知道要去共情她的感受......难道我共情得还不够吗?

这位妈妈的疑惑,相信也是很多尝试共情孩子的家长心中的困惑,自己明明在努力共情了,可是结果都不凑效。是自己的做法错了吗?共情到底是要怎样做呢?

在家长看来,自己已经在关心孩子的感受了,其实,这仅仅是看到了孩子的表面行为。

亦如这位妈妈,知道孩子生病了,身体需要休息;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身体状况欠佳的同时,心里会不会也有点脆弱,需要大人好好安抚。

孩子的“任性”行为,也许是想让妈妈宠宠她,而不是故意耍赖。如果此时妈妈能抱抱她,陪她一起去房间里休息,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真正感受有被妈妈看见,自然能与妈妈好好沟通。

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在试图安慰孩子,也在倾听,但孩子真实的感觉是“你们没有听到”,自己没有被理解。

看似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孩子对话,但其实是“自己和道理的世界”在对话;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忽略时,自然要为自己的感受“发言”。

这样的沟通,就像彼此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怎么说,都说不到一块去。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家长以为自己已经在好好地共情孩子了,但其实还是在说教、驱使、否定、压抑甚至命令孩子,与真正的共情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

01当孩子面对挑战自信心不足,想退缩时:

“没事的!妈妈(爸爸)相信你可以的!”

鼓励是好的,但同时也否定了孩子面对挑战时心中恐惧、担忧、踌躇的感受。而孩子在没被理解的情况下,被鼓励向前冲时,只会觉得压力山大,更加不想面对了。

真正的共情:

“嗯,遇到困难我们是会有些担心,害怕,这是正常的,妈妈(爸爸)也不是总是很勇敢。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做些什么,你觉得呢?”

看到并理解孩子心中感受,同时,不急着催孩子赶紧去行动,而是先让孩子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增加孩子的信心。

02当孩子裹足不前,缺乏行动力的时候:

“你在犹豫什么呀!我不是已经告诉你可以怎样做了吗?你去做呀!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给孩子列出各种做法,确实是对于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引导。

但如果,也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陪孩子一同去看看阻碍他前行的是什么,或许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真正的共情:

“我看到你不是很想做这件事。可以跟我们说说是为什么吗?有我们可以帮助你的地方吗?”

03当孩子做错了事情,还发脾气时:

“做错了事情,心里是会难受。但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避免再次犯错,而不是乱发脾气!”

不去指责孩子的错误,确实可以减轻孩子心中的内疚感。但想引导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宣泄情绪,首先不要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方式去进行否定与批判,不然孩子只会感觉父母在拒绝自己的情绪,而无论父母说什么,都会听不进去。

真正的共情:

“我想你也是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是不是呀?因为想做好,才会在犯错后觉得不甘心、沮丧,甚至有些自责。

嗯,其实妈妈(爸爸)也会因为犯错而觉得难过,这是正常的。

没关系的,你可以跟妈妈(爸爸)说说你的感受......现在有没有好一点了呢?我们再想想看,能做点什么可以让自己承担责任,并让自己不再犯错,好吗?”

如果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跟孩子“共情”,用的是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经验”;

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孩子共情,是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与孩子一起去建立属于孩子自己的经验。

白岩松说:家长是一门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好好研究的职业,在这里面,如何与孩子和睦相处,其实就是如何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  ❤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5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

本文标题: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你是在共情?还是在说教?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182646.html

本文阅读73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