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医教童行筑梦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论坛举办,行业大咖:用行动破解心理问题

小龙女 2023-10-23 19:39: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成长环境的变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教育部等17部委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要“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医教童行筑梦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论坛举办,行业大咖:用行动破解心理问题

湖南省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健康湖南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等指导文件,推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等公益项目。

10月23日上午,“医教童行 筑梦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论坛暨“守护心灵”潇湘行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文明办、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妇联指导,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主办,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承办。

用实际行动破解心理问题

论坛上,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从为什么提倡积极的心理品质、什么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三个方面分享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知识。

彭凯平介绍,有些孩子学习无动力、不想学,必须靠父母亲催着逼着才能够学下去;对真实生活无兴趣,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而不去接触真实的人,处理人际关系无能力,也就是不知道如何和人合作沟通……“老师和家长也面临心理问题,在学校和家里的一些矛盾冲突,引发了各种焦虑,甚至抑郁。”彭凯平说。

而积极心理学特别提倡用实际行动去解决心理问题。例如学会呼吸、闻香、抚摸拥抱、抬头挺胸、运动等等。“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效率,我们发现积极效率就是我们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一种天赋和才华,比如同理心,比如审美感、创造力。努力培养这些天赋和才华,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心灵的冲击面前、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挑战面前,甚至在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前,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

破除病耻感,以健康心态步入正轨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情感咨询专家陈默做了主题为“让教育焦虑少一点”的主题分享。陈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30年,帮助一万多个家庭解决了各类棘手的问题。她提到,陪伴青少年儿童时间最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目前充斥着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将会传染给孩子们。她认为学校和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松一松橡皮筋”,放宽孩子们“生活的弹性”。陈默呼吁家长和老师们快速成长,消解自身的焦虑,走向更高的生命境界,才能给孩子们以积极的影响。

国家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小平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影响角度做了分享。“青少年抑郁如何识别?很多人觉得这太主观了,而就是因为它过于主观,我们才要做各种专业判断,要把每一个症状都要认可、确认,还要反复确认,才能下诊断。”王小平介绍。如果青少年患上抑郁症,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抑郁症之可治”。 70%以上的抑郁症完全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50%可能会有一次发作,此外终身不再发作。这此外,王小平呼吁家长和青少年儿童不要排斥医学干预。“很多孩子和家长会有一种‘病耻感’,不相信自己能被治愈。我们需要给孩子们、家长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让他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态步入正轨。”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